系统红斑狼疮的病理分型
- 发布时间:2015-01-31
- 来源:健康频道
红斑狼疮临床上可分为六种亚型:盘状红斑狼疮(discoid lupus erythematosus,DLE)、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深在性红斑狼疮(LEP)、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红斑狼疮综合征(LES)和新生儿红斑狼疮(NLE)。各型红斑狼疮在临床表现上各有其特点,但也有一些共同或相似之处,约有15%的SLE患者可有临床和组织学上典型的盘状病损。SLE等涉及肝、肾、肺、神经系统等多个重要脏器、系统以及皮肤、黏膜、关节、肌肉等组织。头面部及口腔病损多属于盘状红斑狼疮,为狼疮病中最轻的一种。有关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盘状红斑狼疮的相互关系长期存在着争议,有学者认为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也有学者认为两者是同一疾病的不同表现。目前认为红斑狼疮是一个病谱性疾病,病谱的一端为盘状红斑狼疮,病变主要局限于皮肤和黏膜,另一端为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弥漫增殖性狼疮性肾炎,中间有很多亚型,如深在性红斑狼疮、新生儿红斑狼疮等。国内报告约5%盘状红斑狼疮可转变成系统性红斑狼疮,而系统性红斑狼疮有6%~20%以盘状皮疹为初发症状,且1/4有口腔损害。
上皮过度角化或不全角化,角化层可有剥脱,粒层明显。皮肤病损有时可见角质栓。上皮棘层萎缩变薄,有时也可见上皮钉突增生、伸长。基底细胞层显着液化变性,上皮与固有层之间可形成裂隙和小水疱,基底膜不清晰。
固有层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内可见玻璃样血栓。血管周围有密集淋巴细胞(T细胞为主)及少量浆细胞浸润,血管周围可见到类纤维蛋白沉积,苏木素伊红染色标本上呈粉红色,过碘酸雪夫反应(PAS)染成红色。结缔组织内胶原纤维玻璃样变、水肿、断裂。
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在上皮基底膜区有一连续的、粗细不均匀的翠绿色荧光带,呈颗粒状、块状,称为“狼疮带”(lupus band),为免疫球蛋白(IgG、IgM)及补体C3沉积。狼疮带是否存在对该病的诊断、治疗效果及其预后判定具有重要意义。盘状红斑狼疮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皮损处,其狼疮带阳性率均为90%左右,而正常皮肤狼疮带阳性率,系统性红斑狼疮为50%~60%,盘状红斑狼疮则为阴性。如果盘状红斑狼疮正常皮肤的狼疮带阳性,提示可能向系统性红斑狼疮转变。
盘状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
盘状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可能是:一个具有红斑狼疮遗传素质的人,在上述各种诱因的作用下,机体正常的自身免疫耐受机制被破坏,发生多种免疫异常。有学者认为,盘状红斑狼疮可能是由Ⅳ型超敏反应引起,其特异性黏膜(皮肤)病损是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损伤来解释。同时,也可合并体液免疫反应异常,导致免疫复合物沉积后引起组织损伤。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在病损基底膜处有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等呈连续、粗细不均的带状沉积,称为“狼疮带”。
- 上一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理机制
- 下一篇: 狼疮性肾炎是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