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精神科 > 精神分裂

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因素并不绝对

  精神分裂症基因确实是影响形成精神分裂症的因素之一。但是精神分裂症基因这个因素也不是绝对的,也就是说,将来是否会真的患上精神分裂,基因并不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精神分裂症基因常识

  (1)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系统的家谱调查(调查其父系、母系3代),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成员中,精神病的患病率比一般居民高6.2倍。

  (2)有的学者对65个家庭进行调查,父母双方均患精神分裂症者,其子女患病机率为35%一68%(患病机率指在人群中个体终生患病的可能性)。正常人群仅为O.86%一1%。

  (3)对精神分裂症孪生子(双胞胎)的调查发现,单卵双胎(1个卵子2个精于受精发育成的双胞胎)的同病率(一同患病)比双卵双胎(2个卵子和2个精子受精发育成的双胞胎)的同病率高4-6倍。

  (4)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子女自幼寄养在精神健康的父母家庭中,而将精神健康父母的子女也寄养在精神健康的父母家庭中,结果,精神分裂症父母的子女患精神分裂症和智力缺陷者占寄养子女总数的19.1%;精神健康父母的子女无一个患精神病。

  不少研究提供证据表明,遗传因素是精神分裂症病因学的一个重要部分。血缘关系愈近,遗传因素的影响就愈突出。

  但是,一般并不把精神分裂症直接说成是遗传性疾病,理由是:

  ①其遗传方式及遗传传递方法目前尚无定论。

  ②临床观察资料中,确有相当数量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并无家族史(家族中父系母系3代均无精神病患者)。

  精神分裂症确实受到精神分裂症基因的一定影响,但是相信只要通过后天自身的心理调节,患精神分裂不是绝对的。

热点关注帕金森 面瘫 失眠 精神分裂 中风 偏头痛 全国最好的精神医院 老年痴呆 抑郁 焦虑 多动症 自闭症 抽动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