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精神科 > 抑郁

抑郁症的病因

  缺乏亲密朋友、缺少合适的社会支持,在本病病人中比例较高。这些可能是人格缺陷和适应不良的社会后果,但在本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却起着一定作用。

   1.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在本病发病中的作用颇为复杂,报告各有不同,不像抑郁症那样,遗传因素比较公认而肯定。有家系调查表明,本病病人的一级亲属中情感性疾病的患病率高于一般居民,有神经症、人格障碍、酒中毒、自杀等情况的也相当多见,约占30%。有的认为这些均属于抑郁谱系,是抑郁症的不同形式;有的认为这种情况反映了本病在遗传上的异质性;还有人认为遗传决定的是易感素质,主要是罹患本病的人格素质。

   2.人格特点 人格特点与抑郁性神经症的发生有很大的关系,有人认为本病与抑郁型人格障碍难以区别。病人的病前个性常有某些共同的特点,表现为自卑、压抑、缺乏自信、自我评价低,总感到不如他人,总认为事情的将来会比现在更糟,感情脆弱,无病呻吟,遇到挫折易悲观失望,孤独,易激惹;或胆小怕事、依赖、被动、软弱、敏感。这就是抑郁的人格结构,临床所见抑郁性神经症病人,往往都具有此种人格特点,但不是具有抑郁人格结构的人必然发展为抑郁性神经症。 下面两种人格类型对抑郁症的临床表现也有一定影响。具有癔症人格的人罹患抑郁症时,其表现会显得比实际情况更严重。病人容易哭泣且时间长,大声诉述自己的悲哀和失望,提出强烈的要求,并常使其抑郁状态戏剧化。这类病人声称企图自杀时,往往不一定会危及生命,而只是力求得到所需要的帮助、关心和爱护。但也不能因此掉以轻心,因为确有导致严重的躯体损伤或死亡者。与癔症性人格的病人相反,具有强迫性人格的抑郁病人往往比较沉默,可以大部分或完全没有抑郁的表情,而仅仅表现为呆滞、迟钝和冷淡,可出现强迫症状,甚至否认自己的抑郁情绪。

  3.心理社会因素 本病常由心理社会因素所诱发,病前的精神刺激既不像反应性抑郁那样异乎寻常的突出和严重,又不像内源性抑郁症那样无足轻重。如夫妻争吵、离异、亲人分别、意外的伤残、工作困难、人际关系紧张等,以及严重的躯体疾病等因素,其中最常见的生活事件是社会、人际关系紧张和工作问题、经济问题。但是由于这类应激多数是日常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几乎所有的人在一生中都曾经有过,很难作为病因,充其量只能作为诱发因素。

   4.生物化学因素 抑郁症的生物胺理论主要是儿茶酚胺和吲哚胺对情感状态的影响,至于抑郁性神经症病人是否有这些生物胺的改变尚无法确定。但曾有家系调查报告显示,本病病^的一级亲属中重型抑郁症的患病率高于一般居民,提示两病可能具有某些共同的生物学基础。

  5.生理因素 下丘脑功能可能发生改变。下丘脑与体内情况的稳定、某些生物节律的调节、新陈代谢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状态等有关,因此可以解释抑郁状态时的一些表现:胃液及唾液分泌减少,肠蠕动和基础代谢率下降,水分潴留,钠、钾、胆固醇代谢紊乱,睡眠节律不规则,心率慢,体温较低,食欲、体重下降,代谢、月经和性功能改变等。下丘脑号隋绪调节也有关系。 对抑郁病人的研究说明,其警觉水平较正常人为低。推测原因,中枢警觉水平降低可能部分是因为神经元内钠积聚的结果,所以,用碳酸锂置换神经元膜内的钠,可以纠正生理的异常。 另外,缺乏亲密朋友、缺少合适的社会支持,在本病病人中比例较高。这些可能是人格缺陷和适应不良的社会后果,但在本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却起着一定作用。

热点关注帕金森 面瘫 失眠 精神分裂 中风 偏头痛 全国最好的精神医院 老年痴呆 抑郁 焦虑 多动症 自闭症 抽动症